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02节 (第3/3页)
”地安排到了一起。 ??六支乐团,上午三支,下午三支。 ??“期待今天民乐团的表现,希望民乐团不要辜负国人希望,丢了脸面。”轮到南城管弦乐团时,孙泰清丢下这么一句。 ??他们是下午进行演奏的第一支乐团,选的交响曲是莫扎特的《第四十交响曲》。 ??能超越众多竞争者,挤进倒数三轮的四十支乐团,南城管弦乐团确实是有实力的。 ??孙泰清站在指挥台上,随着指挥棒挥舞,活泼轻快的旋律响起。 ??这首交响曲是莫扎特在艰难的环境下创作的。彼时这位大音乐家在生活潦倒、困窘的情况下,用两个星期时间完成了这首交响曲。 ??曲调音符迅速往下走,象征着伤感的g小调沉重而悲愤,奠定了这首交响曲的悲剧色彩。 ??在南城管弦乐团众人配合默契的演绎下,观众们似乎感受到了一位伟大作曲家带着悲怆的孤寂。 ??…… ??演奏很成功,结束后观众们毫不吝惜他们的掌声。 ??孙泰清回到休息室,得意的看了应文林一眼。 ??今天的演奏他自己觉得相当完美,毫无失误,每个人的配合都很到位。 ??国内观看直播的观众也发表了评价。 ??[我不懂音乐,但还真的怪好听的,那个气势] ??[希望南城乐团可以进到下一轮,我觉得很有希望诶] ??[不知道民乐团表现怎么样] ??[有一个能进下一轮,都是给咱们国家争光了] ??“应老师,期待你们的演奏。”孙泰清说道。 ??应文林没理他,看了看许乔怀中抱着的琵琶。 ??西方古典音乐起源于宗教和宫廷,审美上讲求气势如虹,整齐划一,在和声上表达丰富。 ??经过好几百年不间断的发展,到今天从编制、配器上来讲已经相当完善。 ??而民乐大多是民间的自娱自乐,基本没有什么大规模演奏的需求。 ??大多是文人雅士们三两知音相会,伯牙子期在高山流水间弹琴喝酒,要那么多乐器合奏搞那么热闹做什么? ??记谱方式上诸如减字谱也偏简陋,在演奏上问题更多。 ??在他之前,也有不少作曲家,想要将民乐交响化,演奏出气势恢宏。 ??结果就陷入了找不到合适低音乐器的尴尬,最后还是得把西方的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引进来。 ??橘生淮南则为橘,橘生淮北则为枳,盲目屈从西方交响,不过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。 ??孙泰清的声音继续在耳边响起:“不过您压力也不要太大,我们南城管弦乐团不出意外是能进下一轮的,为国争光这个任务,我们还是愿意扛起来的。” ??应文林与许乔目光对上,心情忽然安定下来。 ??中国历史上民乐就真的没有大型编制、大型合奏吗? ??他一直遗憾的是,中国礼乐制度明明出现的这么早,甚至于后面在史书上也能找到记载,在中国古代历代王朝中,宫廷乐队同样是有着大型乐队编制、配器丰富多声部的宏大演奏的。 ??他也和许乔讨论过、猜测过,那时候应该是有着不同于减字谱的记谱方法,肯定是有更为复杂的记谱。 ??只可惜皇家垄断,普通官宦、民间组建大规模乐队,是有违礼制。 ??随着王朝更迭,战争动乱,那些曾经取得的成就就此出现断层。